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11月22日晚在海南省三亚市开幕。来自全国56个民族,近万名运动员和嘉宾齐聚南海之滨,共赴一场群众体育的盛会,一场民族团结的盛会。
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项目大多源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节庆活动以及传统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智慧。花炮项目反映了西南民族地区喜庆丰收之情,高脚竞速体现了云贵等民族地区的生活智慧,龙舟、民族武术诠释了各民族共同传承的中华体育精神。
本届运动会比赛项目分为竞赛和表演两大类,竞赛项目类分别为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与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攀椰竞速、马上项目,表演项目分为竞技、技巧和综合三类。
那么,重庆代表团将参加哪些项目呢?
本届运动会,重庆代表团共426人,运动员总数314人,其中竞赛项目运动员190人,将参加包括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式健身操在内的16个竞赛项目以及7个表演项目的角逐。
这些项目到底怎么比?源自哪里?记者进行了收集整理。
珍珠球:原名“采珍珠”,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旧时的采珠人,在河中拾蛤蚌、取珍珠,再把蛤蚌扔到岸上的筐里;如今,采珍珠的过程被移到了岸上,演变为民间体育运动“珍珠球”。1986年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珍珠球首次亮相☣️。2008年,满族珍珠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月21日,海南省三亚市,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珍珠球项目的重庆代表团运动员正在友谊赛。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蹴球:顾名思义为脚踢球的运动。现比赛用球为直径10厘米的硬塑实心球,规则类似台球,故又称为“脚下斯诺克”。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1月22日,海南省三亚市,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蹴球项目的重庆代表团运动员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高脚竞速:又称“高脚马”,也叫“骑竹马”,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原本是当地群众在地面积水的雨季代步、涉水过浅河的工具,也可作为在海边涉水捞虾捞鱼的工具。1995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马作为表演项目首次亮相。2003年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更名后的高脚竞速列为竞赛项目。
▲11月22日,海南省三亚市,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脚竞速项目的重庆代表团运动员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板鞋竞速:板鞋是西南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生活用具,即用两块木板制成的木板拖鞋,称之为“板鞋”。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板鞋竞速列为竞赛项目。
▲11月22日,海南省三亚市,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板鞋竞速项目的重庆代表团运动员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押加:又称“大象拔河”,是一种趴着拔河的体育项目,在西藏等地广为流传。押加比赛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来源于牛拉犁时奋力向前的劳作过程。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在牧场或田间,人们常常把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或进行比赛。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押加列入竞赛项目⭕️。
▲押加。市民宗委供图
独竹漂:发源于贵州北部赤水河流域,是一项由运动员赤足站立在漂浮于水面的单棵竹子(或形似材料)上,利用手中的划杆划水使其前进,以同等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名次的运动项目。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作为表演项目首次亮相。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独竹漂列为竞赛项目。
▲独竹漂。市民宗委供图
花炮:原称“抢花炮”,是流行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花炮比赛由两个队每队上场8人,在长60米、宽50米的场地内,以规则允许的行为,运动员手持花炮通过奔跑、传递,将花炮投入对方的花篮得分;并以阻截、抢断等技术反抢,阻止对方得分。在规定比赛时间40分钟结束时,得分多者为胜队。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抢花炮列为竞赛项目。2003年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更名为“花炮”,并对规则作了进一步完善。
▲花炮。市民宗委供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极具海南特色的比赛项目攀椰竞速,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增的竞赛项目。

攀椰竞速:源于海南当地群众爬树摘椰子的生活劳作场景,后来发展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摘椰子”比赛活动,极具海南地方生产生活特点和海南民族特色,是一项集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为一体的体育活动。2008年起爬椰子树被列为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庆活动的体育比赛项目。2010年,该项目首次被列为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攀椰竞速列为本届竞赛项目的增设项目。